身體隨時跟我們在一起,卻也因此很容易被忘記,我們常常把身體視為裡所當然,或是忽略它對我們所發生的聲音。然而,不論是備孕、懷孕、生產、產後,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的變化,都會提醒我們身體在這裡,也是很適合和身體重新連結、產生對話的時刻。
#運動很重要,與身體連結更重要
坊間有非常多的運動影片、運動課程、瑜珈、皮拉提斯等等,都會強調孕期和產後運動、恢復身材的概念。相比第一次懷孕時規律運動、還在醫院工作常常走路,第二次懷孕時我意識到自己體力變得比較差、也忽略規律運動時,已經過了一半的第二孕期。那時候我開始有點焦慮,要求自己每天都要去爬山、做之前運動課時學的動作,但是恥骨痛、久坐腳會麻的狀況還是不時困擾,去做結構調整時還被問是否是有在練身體,雙腳非常緊繃。
我後來發現,自己在運動時,常常覺得要夠努力夠認真才行,把重點放在一定要持續多長時間、動作要做幾次才夠,反而常常處在肌肉緊繃狀態,沒有好好感覺身體,甚至已經不舒服了卻要求自己必須完成某個次數,若是教練有在練習單上寫做20下兩輪,我就會自己加碼到30下三輪,以為這樣對生產會很有幫助,反而造成肌肉越來越緊繃。後來我發現,比起次數、時間,更重要的是去感覺自己身體的狀態,運動的時候心情放鬆嗎?感覺得到呼吸嗎?除了要練習的部位,其他部位有沒有不自覺地出不必要的力氣?我在讀《Mindful hypnobirthing》這本書,裡面有一段話覺得很受啟發,提到自然界不會讓生產這件事變得痛苦難以承受,因為這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仔細想想的確是這樣,動物界的媽媽們,也不會要這樣努力認真才能生產啊,當然現代人的生活真的久坐、很常活動太少,但練習運動、訓練肌肉很重要,能知道在該放鬆的時候放鬆不需要用力的肌肉,熟悉自己身體的感覺,我覺得是準備懷孕、生產時更重要的練習。
#身體的姿勢連結著心理的感受
你有想過,身體姿勢的調整,可能改變心理的感覺和對世界的感受嗎?懷孕期間,我發現自己的身體前傾非常明顯,那陣子除了腰痠和下背痛,也常常會覺得疲憊、心情比較低沈。我試著回想這個身體姿勢是怎麼來的,想到在診間看診時,因為不希望我懷孕的事情影響到病人看診轉移焦點,我會下意識的用前傾的姿勢來讓肚子不要太明顯,同時前傾的姿勢也是在精神科會談技巧中,以身體展現關心、同理心的方式,但這樣的姿勢,會讓人比較關注眼前的人的狀態多於自己,忽略自己的感受與需求,這樣的診看完後我常常覺得很累。後來我也注意到,除了看診,我在陪大寶玩的時候,也常常處於身體前傾的姿勢,過度關注她的狀態而忽略自己身體的不舒服,後來調整成坐在坐骨上的坐姿後,腰痠背痛的狀況也有改善。而有趣的是,隨著肚子越來越大,孕期中的媽媽也會因為容易壓迫肚子,自然而然無法再繼續維持前傾的姿勢,而需要向後一些,回到自己中軸感覺自己的狀態,也預備之後的生產,我想這也是懷孕這件事能提醒人更注意到自己需求,適當地把過多放在外在世界的注意力,回到自己身體內在的原因吧!
#像對待孩子一樣和身體的感覺說話
當身體出現不舒服的感覺,例如疼痛、痠、麻、緊、僵硬時,你的直覺反應是當作沒聽到、想趕快吃止痛藥消除、還是好奇這是身體想對你說些什麼呢?我常常覺得這和我們面對孩子哭這件事很像,身體發出的訊號就像還不會講話時孩子的哭聲,可能傳遞著各種訊息,但我們可能習慣性的只希望趕快哭聲停下來,然而,太快壓制哭聲,可能會忽略或誤解了哭聲背後的原因。
曾經歷二次大戰集中營際遇的意義治療法大師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提到當我們可以找到苦難在生命中的意義,就可以承擔幾乎所有生存的問題。
備孕、懷孕、生產,都會經歷身體很大的變化與相對應的感覺,這些感覺常常並不舒服:噁心、腹脹、恥骨痛、腰痠背痛、關節組織鬆動的不適感、久坐後的麻木…等等。除了使用藥物去除這些感覺,或是不理它,去思考這些感受所傳遞的訊息與意義,也許更有幫助我們和這些感覺共處。孕初期的噁心感也許說的是:「請注意吃下肚的食物,感覺哪些適合自己哪些不適合?」後期的恥骨痛也許說的是:「寶寶的頭轉往下了,我們開始在為出生做準備了,媽媽也要準備休息、不要過度勞動了喔!」
每個人也可能有自己對某個感覺的特殊連結,我在第一胎的時候並沒有經歷恥骨痛,最近感受到恥骨痛時我一開始覺得很困惑,後來發現其他孕婦也有這樣的狀況,就想說應該是第三孕期加上之前體重增加太快,寶寶胎位轉正後的自然反應吧!但是試著放鬆、調整飲食讓體重不再增加後,恥骨痛的狀況還是越來越明顯,幾乎一整天都會痛。有天我靜下心來感受恥骨的疼痛,突然想起第一次生產時,子宮頸全開後的幾個小時,我突然找不到自然用力的感覺,身體非常緊繃,明明知道孩子就要來了,卻一直把孩子往恥骨的方向推,那時候恥骨非常非常痛,我後來和恥骨對話,提到它是不是很害怕這次生產也會這樣,生不出來,覺得沒辦法控制自己,也跟它說我們有上次的經驗,而且這次也重新調整生活方式,提早準備生產這件事,現在的狀態和那時候不一樣了,請它放心。後來雖然偶爾在某些姿勢還是會有恥骨痛,但是狀況就改善了很多。
當孩子哭泣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先停下腳步,理解可能的原因,才能較為根本的解決哭泣的根源。試著把身體當作孩子一樣地對話,回應你覺得可能身體在告訴你的訊息,身體不可能永遠只有舒服的感覺,就像天空會下雨也會出太陽,我們會哭泣也會微笑,而當身體傳遞的訊息被聽見與安撫,這些感覺就有機會減弱,更容易被我們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