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工作室

【我的存在,本身就很有價值 – 結構調整與身體經驗創傷療法】

 生孩子之後,我一直在思考生產過程中為什麼有一段卡住的時間,子宮頸全開之後,持續了四到五個小時,我清楚知道孩子已經準備好了,我卻沒有辦法讓孩子經過我而出生。

一開始,我一直以為是因為第一胎,我不知道怎麼用力的關係,也一直這樣理解著。接觸生產創傷的概念後,我開始思考與連結這是否和自己出生時的創傷,留存在身體中有關。從小聽母親敘述生下我的過程,充滿著矛盾與孤單,重男輕女的傳統家庭,第二個女孩的誕生自然不受期待,母親描述生產完後沒有探視、孤單的產後,讓我根生蒂固的覺得自己必須有用,才值得被生下來,「努力」達到期待這件事是生命的主軸。即使意識上已經在學習精神醫學的路上整合了這段歷程,也能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當生產的那刻來到,理智不再能作用,、即使產前教育課已經知道生產時不需要自主地用力,而是盡量放鬆隨順宮縮的來臨,將近臨盆的那四五個小時,身體被自己出生過程的記憶佔據,我持續不斷地用力,卻完全不在正確的方向,感覺寶寶一直被我往前推向恥骨,寶寶很痛,我也很痛,越痛我越覺得要更努力、更用力,即使伴侶與助產師都在我的身邊,我卻覺得非常的孤單。回想起來,創傷的力量真是強大,明明都做了溫柔生產的一切準備,到了那一刻還是回到過去寫下的劇本,身邊的援助進不來,重現了我認為自己不值得被生下來的記憶。


這段過程一直沒有被處理安放,直到遇到了簡庭結構治療師,她結合了結構調整與身體經驗創傷療法(Somatic experienceing),陪伴我重回那個時刻,釋放了那時候的創傷。身體經驗創傷療法由Peter A. Levine博士所創建,是一種結合生理學、心理學、生物學、動物行為學、神經科學,整合出的處理創傷的身心介入方式。和傳統語言為主的心理治療不同,身體經驗創傷療法透過接觸身體在創傷當下的經驗與感受,釋放創傷發生當下沒有處理經驗完的過程,達到身心的整合。


我並不是第一次就進入這段生產創傷回憶的整合,而是經過了幾次和簡庭治療師的工作,讓她熟悉自己的身體、我的身體也熟悉她的碰觸,並且先經驗過之前較小的身體創傷(跌倒的腳踝),透過身體經驗創傷療法處理的流程後,才進入這段重要創傷經驗的處理。


療程的當天早上,我一直有意識地感受到自己的骨盆,有一個感覺:「就是今天了,我們來接觸這段經驗吧!」簡庭先透過結構調整的手法移動我的骨盆,一段時間後詢問我感受到什麼。我感覺到喉嚨很緊,她邀請我發出聲音,我用「歐」的嘴形發出了好幾個深深的嘆氣,這時候簡庭請我更慢一點、更長一點的發出這個聲音,接近創傷的時候,我們的速度要非常慢,不然很容易身體的感覺就跑走了。我感覺到骨盆有一陣自發的顫抖,同時掉下了眼淚,這時簡庭給我空間,並告訴我可以哭,沒有關係。等顫抖結束後,她詢問我身體的感覺怎麼樣,我的喉嚨放鬆了,感覺到下腹部很溫暖、很開心,我把這段記憶和我的解釋告訴簡庭,聽完後,她邀請我對自己說:「我的出生很有價值」,同時也跟我說可以用自己的話說出來,越慢越好。我感受了一下,說了這句話:「我的存在,本身就很有價值」。對自己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感覺全身像觸電一樣的麻刺感,但是是舒服的。真實地透過身體感受到這句話,釋放了我好幾年來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努力、要做更多才配活著的信念。


那一天的療程之後,我開始可以在生活中與陪伴孩子的時候,對自己更寬容,允許自己找人幫忙、有時候放空而不總是帶著罪惡感,意識到想要自己努力、感到歉疚時,能有意識地思考並決定現在是不是要努力(畢竟努力有時候也是很好的不是嗎?),我不需要透過努力來證明自己值得活著,因為我的存在,本身就很有價值。也希望這樣的感受可以傳遞給自己的孩子:「你不需要是怎樣的孩子或是做到怎樣的事情才能被愛,你的出生對身為母親的我來說,就充滿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