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孕生子之前,我其實很害怕成為母親。傳統母親的角色常和犧牲奉獻劃上等號,我想有許多人和我一樣,從小看見母親為了養育自己所做的犧牲而感到愧疚,進而恐懼成為母親。
因此,當我知道懷孕的時候,就跟自己說:「我絕對不要感到犧牲,我絕對不要讓孩子感覺因為自己所以媽媽必須放棄些什麼」。於是我努力的維持工作的平衡,盡量不麻煩同事,我想讓大家覺得懷孕的我和原本的我沒有什麼不同,我盡力保持心情愉快,持續原本的生活模式。待產、生產、育兒的前幾個月,經歷搬家、專科醫師考試、轉換工作,一邊認真工作一邊照顧孩子,求取兩者的平衡,我什麼都想抓著,因為我想讓孩子知道:「媽媽沒有因為你失去自己喔!」 漸漸的,我開始感受到矛盾:既想在工作上做得完美,也想在育兒做到盡心無愧。於是在工作時常常在想著孩子,照顧孩子時又分神煩惱工作的進度。 直到我在了謝佳芳精神分析師的課程中,讀到溫尼考特的論文《原初母性專注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原初母性專注描述媽媽在懷孕的後期到孩子剛出生的好幾週,會經歷一段完全沈浸於照顧嬰兒的時期,那段時間母親完全將自己奉獻給嬰兒,有時甚至與外界隔離,如果不是因為照顧嬰兒而出現這種狀態的話,其實會很像生病。但是要一個自我夠穩定、夠健康的媽媽才能讓自己進入這種狀態,然後在孩子不再緊抓著自己的時候回復過來。 以前我以為,我自己是在要不要懷孕時,選擇做一個母親,從孩子出生的那刻起,母親的角色就帶在身上,我沒有選擇,必須要做一個母親所該做的事。並不是「母親」,而是「沒有選擇」這件事讓人感到失去控制與犧牲。 其實,全心投入照顧孩子的母親,與母親也有身為一個人的部分,同等重要。孩子也會看見媽媽在這兩種狀態的順利轉換而成長出自我。每一個時刻,我們都可以選擇,只是過去的我以為我沒有選擇。當我意識到自己可以有所選擇,我停止了怨懟,開始在需要時主動提出自己需要幫忙,和調整事情的先後順序。我不再要求自己一定要把孩子照顧好、家裡打理好才能打開電腦寫文章或是為自己泡一杯茶,偶爾的亂、偶爾的失控沒關係的,那只是我在那個時刻沒有把母親這個選項做為第一選擇。反過來當我在需要時選擇先照顧孩子的時候,我也知道,這就是我現在的選擇。在照顧孩子時好好的做一個母親,把自己提供給孩子,在工作時放心地工作、專心在母親角色之外,我也是一個平常人的生活。 我不是只能做一個母親,而我在每個孩子需要我的時刻,選擇做一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