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孕工作室

產後母親需要休息,但乳房可從不休息呢!

 今天跟大家聊聊乳汁形成與泌乳的原理,母親產後的休息,跟親子同室並不衝突。常見的迷思是「跟寶寶分開才是完整的休息」、「把奶擠出來才知道我有沒有奶」。產前對泌乳原理的認識很重要,在了解之後,訂出哺乳的計畫也是生產計劃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乳汁形成的第一時期,主要是乳泡的上皮細胞,轉換成乳汁分泌細胞。於是就開始會有「黃金液體---初乳」的分泌。這濃稠黃色液體,含有高成分的鈉、氯、蛋白質、免疫球蛋白,可以保護寶寶經過產道,以及剛出生接觸到新環境時,不受感染。產後一小時肌膚接觸,最終讓寶寶含上乳房喝奶的意義,就在於幫寶寶打第一劑純天然多功能的預防針,這是懷孕時期,媽媽就準備好的。媽媽在懷孕中期(約莫16周),完成乳汁形成第一期,所以就可能會有初乳的分泌。至生產前,媽媽每天製造的初乳量約為30c.c.。在這個時期,乳頭也會變大。


*乳汁生成第二期是從大量分泌乳汁開始,通常是寶寶出生之後。這個時期無關乎乳汁有否移出,只要荷爾蒙分泌正常,產後媽媽都會有脹奶、奶來了的感覺。這個過程始於黃體激素的下降,與高濃度的泌乳激素。對人類來說,胎盤娩出之後,黃體激素會明顯地下降,所以通常在這之後的30-40小時,乳汁才會大量分泌。如果媽媽的胎盤娩出不完全,由於胎盤仍有黃體激素的關係,乳汁分泌就會延後。因為黃體素是脂溶性的荷爾蒙,所以在比較肥胖的媽媽,黃體素退得較慢,所以乳汁開始分泌的時間也會延後。一般足月生產的媽媽,在產後36-90小時,奶量會增加至寶寶的需要量,大約每天750-800c.c.,這要靠母嬰不分離,依寶寶需求哺乳才會達到的平衡。


*雖然奶來了的感覺與乳汁移出與否無關,但後續乳汁是否繼續分泌,是需要乳汁移出的。乳汁移出,才能引發一連串荷爾蒙的變化,使乳汁繼續製造分泌。如果沒有將乳汁移出,與乳汁生成相關的荷爾蒙就會開始下降,於是乳汁製造細胞就不再製造乳汁,原先製造出來的乳汁也會隨著血液循環吸收,就退奶了。


*泌乳激素在構造上與生長激素十分類似,在泌乳過程中,是奶量的建立與維持最重要的一種荷爾蒙。一但奶量建立之後,泌乳激素的濃度就會下降,隨著寶寶吸吮的刺激,乳汁的移出,產生荷爾蒙的正向回饋而分泌。在寶寶開始吸吮的45分鐘之後,泌乳激素分泌最高。


*畜牧業者都知道,要提高乳牛牛奶的產量,就增加擠奶的次數。人類也是,擔心乳汁不足,是大部分媽媽對哺乳的第一個迷思,也常常是家人對媽媽最大的質疑。要增加奶量,只要增加哺乳(或擠乳)的頻率就好。當乳房脹滿時,會有抑制分子抑制乳汁的製造與分泌。一旦乳汁移出,這個抑制因子減少,乳汁才會繼續製造與分泌。不過這個抑制作用必須大於6小時都沒有移出乳汁才會啟動,如果媽媽頻繁餵乳或擠乳,這個抑制機轉並不會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