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媽媽們分享母乳哺育課程時,常常用猩猩做為例子開場,從媽媽們的表情,可以辨識出她們文明化的程度(誤)。
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一樣,孩子就是跟在媽媽旁邊學習,吃東西也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要設定什麼時間表,很費心地準備副食品。副食品更不是較大嬰兒奶粉,也不是米精麥精,或是一罐一罐的罐頭。Simple food, simple life ^^
母乳哺育依孩子需求,孩子想喝就喝。副食品也是,絕對不是算準六個月零一天從果泥開始給。
孩子可以坐了,開始抓東西了,東西進到嘴裡不會吐出來,看到其他人吃東西也想吃,那就是時候到了。不要怕髒,不要怕亂,讓孩子去享受吃東西的樂趣。
- 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反射發展、技巧、口味的喜好
- 不強迫孩子吃,但要適應你提供的,滿足他們需求的食物
- 讓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以避免過度餵食的發生
Adriano Cattaneo, Italy Golden 12
教養孩子,我們常常只是需要在一旁看著。
雖然配方奶設計是為了盡量與母奶相似,但要完全複製母奶的所有營養成分,實在是件困難的事。舉例來說,光是蛋白質的成分比例就不相同。而母乳中豐富的脂肪酸,擔負腦部發育的重責大任,與抵抗感染的功能,配方奶也仿不來。母奶會一直隨著寶寶長大調整成分,配方奶就更辦不到了。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營養與能量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所以就要添加「副食品」。稱其為「副食品」而不稱為「離乳食」,是因為添加副食品是為了補母乳之不足。如果稱為離乳食,很容易讓人覺得應該開始離乳,但事實上母乳可提供寶寶營養及能量來源至兩歲甚至兩歲以上。很多人說六個月以後的母奶沒營養,這是迷思,多少媽媽因為這句話,只餵到六個月,實在可惜!
純母乳哺育至六個月,最容易缺乏的是鐵質。如果哺乳期間,母親有攝食足夠的鐵質,寶寶出生時身體的儲存量也夠的話,前六個月是不會缺鐵的(延遲斷其寶寶鐵質存量可增加30%以上)。早產兒寶寶因為提早出生,身體還來不及儲存足夠的鐵質,所以在六個月前鐵質不夠的情形比較容易發生,需要提早補充。維他命D是另一個容易缺乏的維生素,寶寶需要有適當的足夠的日曬,媽媽攝取也要足夠的話。這兩項缺乏常見於營養不良的媽媽,而這種情形通常在媽媽適當補充維他命之後就會改善。
因為每個種族、國家飲食習慣不同,母乳的成分差異性也很大,很難訂出一個副食品該補充多少能量與營養素的準則。不過科學家們還是很認真的收集了一些發展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媽媽的乳汁分析,訂出寶寶六個月之後需要補充哪些營養成分。不過我覺得太複雜了,我們很難計算寶寶吃每樣東西的所有營養成分。
通常會依據寶寶的生長曲線,建議寶寶何時該補充副食品。但是以前的生長曲線備受爭議之處有:
1)樣本太均質化,來自同一個地方,同一個種族
2)三個月才測量一次,間隔太長
3)計算方式過時
4)這當中很少母奶寶寶,就算有喝母奶時間也不超過三個月。
一直到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才重新依據多種族,多國的資料,重新制定生長曲線,而且做為樣本的寶寶必須至少喝一年以上的母奶。終於洗清母奶寶寶過小的冤屈,有多少寶寶因為被醫生嫌長不大,而投向配方奶的懷抱啊!當初阿萍醫師餵養第一胎時也不斷被兒科醫師警告,大兒子2003年出生,這曲線是2006年才出來的。當時就不管啊!嘻嘻!別罵我不尊重小兒科醫師的專業喔!我覺得孩子每天精神都很好,一切發展也沒啥異常,就不去在意他的身高體重與別人差多少,現在可長得比我高,像大樹一樣了呢!
根據研究,配方奶寶寶體重增加得比母奶寶寶快,至一歲兩者可差到600~650公克之多。身高上的差別,就沒這麼大。而且日後長大成人,母奶寶寶並不會比較矮。已有研究報告證實母奶寶寶長大成人之後較不會有肥胖的問題。另外有一些研究發現,母奶寶寶會將自己的身體能量需求,調至比配方奶寶寶低的狀態,原因尚且不明,但母奶寶寶的體溫與代謝率的確比配方奶寶寶都來得低。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訂下全母奶至六個月的建議。在這之前的建議是四至六個月,無怪乎四個月就有人開始推銷副食品。後來發現,過早開始加副食品,寶寶反而容易發生腸胃道的感染,所以才改至六個月。而且也有研究報告指出全母奶至六個月的寶寶,身高體重並不會比較小,甚至在3-6個月就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因為吃了副食品,奶量減少了,身高體重反而不如全母奶寶寶。所以一個足月生產,體重正常的寶寶,媽媽營養狀況也正常的話,六個月全母奶是沒問題的。除了比較不會有腸胃道感染之外,六個月全母奶的寶寶在動作發展上,也會比較好。對媽媽的好處,當然就是能延後月經來的時間(避孕),也比較能減輕體重。
在補充副食品時,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像是寶寶想喝奶時,一樣是不限時不限次的提供,不要因為添加副食品而干擾了母奶的攝食。畢竟在一歲前,這還是寶寶能量與營養的主要來源。如果媽媽有特殊的飲食習慣,就要補充可能會缺乏的維生素(如素食媽媽)。別給寶寶喝甜的飲料,即便是果汁也要限制,因為液體會占去胃的空間,影響寶寶喝奶的量,而且含糖飲料會造成寶寶的肥胖!寶寶的照顧者要注意寶寶的食慾、生長情形有沒有甚麼變化。最重要的是,要讓寶寶覺得吃東西是一件享受、愉悅的事!如何讓寶寶吃得正確,吃得健康,吃得快樂,也是父母一直想努力的事吧!
相關資料
WHO child growth 網站
副食品建議量與給法表格
母奶寶寶的副食品添加
(參考 WHO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omplementary Feeding of The Breastfed Child)
為什麼我們對兩歲以下孩子「吃什麼」如此在意?因為這是一段極重要的黃金時段,這兩年是在為將來的成長、健康、與行為發展打基礎,很多身體的功能,錯過這兩年,就很難調回來。這兩年如果營養不良,會影響到青少年期,甚至是成年之後的智力、工作表現、生殖功能。母奶可餵至兩歲以上,副食品的添加時機是6個月大至兩歲。
副食品對配方奶寶寶來說是replacement feeding,母奶寶寶則是complementary feeding。英文字面上一個是置換,一個是輔助、添加之意(complememtary things go well together)。所以配方奶寶寶才需要「換奶」。
接觸副食品之後,不需減少母乳哺餵的量。而母奶在寶寶接觸其他食物後容易感染及腹瀉上,有著重要的保護功能。
即便是到一歲以後,母奶仍有營養上的貢獻喔。一個持續喝母奶的寶寶,(一歲以上,兩歲以前,在開發國家,每天母奶所需的平均量為550公克),從母乳中得到的能量為35%- 40%,因為母奶在此時期脂肪含量較副食品來得高,所以是能量與必需脂肪酸的主要來源。而在一個針對15至18個月母奶寶寶的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母奶提供了70%的維他命A,40%的鈣質,37%的riboflavin。在寶寶生病時,母奶寶寶不容易脫水,也恢復得較快。
全母奶寶寶通常不會有維他命缺乏的問題。因為寶寶的維他命來源為媽媽,所以媽媽要注意維他命的欇取,當媽媽維他命缺乏時,應該改善媽媽的飲食而不是將希望寄託於寶寶的副食品上。
六個月大開始接觸副食品,是專家們在權衡所有利弊得失之後訂出來的。他們認為這個時間開始,母奶在提供一些營養上已嫌不足。雖然寶寶有可能因為開始接觸其他食物,而接觸到一些食物上的致病菌,但這個年紀孩子也開始要爬、要去向外探索了,即便沒因食物接觸到致病菌,也可能因為爬行或活動時接觸到。再來則是因為寶寶的動作發展已經可以讓他們坐好,並且把東西抓起送進嘴巴。
很多媽媽都算準六個月大的第一天開始給寶寶副食品。六個月其實是一個參考值,每個孩子發展有自己的進度,對食物的接受度也大大不同,要看寶寶的反應而不是看月曆。養育孩子,該著眼於照顧者與孩子的互動,而非按表操課。有研究指出,母奶餵越久,寶寶長得越好。也降低寶寶慢性病、肥胖的風險,認知發育也較好。